——記寧波永新光學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毛磊 本報通訊員馬康張喬峰 年10月 “嫦娥二號”月球探測衛星成功升天 實現了中國衛星第一次帶“眼睛”上太空。2014年12月 “嫦娥三號”登陸月球已滿一周年 圓滿完成全部預定工作。作為“嫦娥二號”、“嫦娥三號”鏡頭工藝及制造項目組負責人handheld video borescope 寧波永新光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寧波永新”)總經理毛磊締造了一個業界傳奇。 初創業窘態盡顯 上世紀80年代初 作為“文革”后第一批大學生的毛磊畢業后進入了國有企業江南光學儀器廠 開始跟光學鏡頭打交道。1997年 寧波光學儀器廠與永新光電實業有限公司合資成立寧波永新光學儀器有限公司 毛磊被我國香港著名實業家曹光彪聘任為合資公司的總經理兼總工程師 成為公司的掌舵人。 毛磊剛接手就遭遇亞洲金融風暴。“由于公司原來只生產單一的、傳統的中低檔顯微鏡 它的市場主要以東南亞一些國家為主 1997年公司失去了不少市場。”毛磊說道 “那時候一個月的銷售收入只有80多萬元 而工人的工資就要付出50多萬元 非常窘困。” “最窘的一次是美國摩托羅拉公司的客人經一位朋友推薦來我們廠考察 當時廠里只有一輛拉貨的皮卡車 我們開著皮卡車到機場把人接來 一進工廠大門就碰到部分員工鬧著加工資 當時把美國客人嚇了一跳 我向客人解釋 只有工廠賺錢了 工人收入才能提高。”毛磊不由地感嘆道。 雖然開場有點尷尬 但毛磊的誠實和他對技術的創意贏得了客戶。當晚 毛磊和一個同學根據客戶的要求 連夜設計了激光讀取鏡。第二天客人表示滿意要求出樣 一個多月后 美國公司下了幾十萬元人民幣的訂單 第二年 這個產品的單子就做到了900萬元人民幣 一直到現在這個產品還在做。就這樣憑著技術和毅力 寧波永新開拓了歐美市場。 年 金融危機席卷全球 使正在快速發展中的寧波永新再次面臨生存危機。毛磊一方面精簡人力成本 一方面靜下心來研發高端設備。 使企業的生產經營從粗放型向精確集約的管理型轉變。那一年 國內不少光學企業紛紛倒閉 寧波永新卻實現了鳳凰涅槃 奠定了國內光學儀器行業領頭羊的位置 尤其是醫用、教學用顯微鏡 市場占有率已經排在第一 低于30%毛利的產品不做。2010年 寧波永新全資控股南京江南永新光學有限公司 使公司成功進入了大光學領域。 給“嫦娥”裝上“眼睛” 寧波永新主要生產光學顯微鏡和各類光學元件及部件 如鏡頭、鏡片等。這些產品80%走向外銷市場。“經營要掙錢 但我們是個重技術積累的行業 所以技術上的創新是不能停止的。”毛磊說。在技術上孜孜以求的突出例子 就是“嫦娥二號”和“嫦娥三號”采用寧波永新制造的相機鏡頭。 年10月2日3時59分 “嫦娥二號”從中國奔月衛星上遙望地球第一次拍攝了高清視頻。2013年12月14日21時許 裝在“嫦娥三號”探測器上的降落相機記錄下了中國航天器首次地外天體軟著陸震撼人心的6分鐘。這兩次拍攝的監視相機鏡頭 都是由寧波永新與浙江大學歷經5年潛心研制的。 監視相機對于了解衛星的工作狀態非常關鍵best borescope camera android 而“鏡頭”作為相機的“眼睛”又是關鍵的關鍵。“鈦合金輕質材料的加工和表面處理、防輻射光學玻璃的應用、地空氣壓變化對空氣層排氣的處理、多鏡片之間同軸度的保證、地空溫度變化和抗沖擊對粘合用膠和密度用膠的要求……太空的環境對鏡頭的要求非常高 我們從設計到選材。 每一個工序都要經過反反復復的論證和實驗。”毛磊說 在5年的時間里 他們做了6款共100多只鏡頭。反復實驗 并記錄每個零件、每道工序的詳細數據 積累了上百萬字的資料和幾萬個數據。 在毛磊的眼里 創新就是把腦子里idea轉化成產品和利潤。目前 寧波永新已能夠主導和參加國家標準制定 和萊卡、尼康等國際先進的精密光學儀器公司展開了深度合作。卓越的研發創新能力使寧波永新榮列2014年度寧波企業競爭力百強排行榜第五名。 心中懷有“大目標” 很多攝影師以擁有一枚卡爾蔡司的鏡片為榮耀。和蔡司的合作讓毛磊有壓力 但更充滿動力。他的下一個目標是:并肩蔡司。 毛磊讓人感動 因為那份信念。30年的醉心光學是因為心中的一團火——趕上世界一流精密儀器制造企業 一代不行還有二代。“精密儀器關系到國家戰略 它或許不能給國家帶來多大的GDP 但卻是國家從大國到強國的一個很重要的標志。” 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 國內一些老牌、名牌光學儀器企業紛紛被淘汰 寧波永新卻在經歷陣痛后重新站了起來 “除了技術industrial fiber optic endoscope 還有那份毅力!”毛磊說。前段時間 寧波永新和摩托羅拉合作開發生產掃描儀鏡頭。現在去超市 商品條形碼需要一個一個刷。 有時候刷不出來 有時候又多刷了 效率比較低 將來的掃描儀 超市工作人員只需負責將商品放到傳送帶上 然后結賬即可。“原理說來也很簡單 以前是單面感應 我們現在做到了三面感應 新產品即將面市。”毛磊說 潛心做實業讓他受益最大的就是越做越安心 技術儲備充分 隨時開拓新市場。 如今 有著“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工程技術專家”、“中國機械工業青年科技專家”等頭銜的毛磊依然深居簡出 全身心投入在光學儀器的研制與開發中。“我們這行屬于精密儀器行業 現在離國際技術還有很大距離 我希望能夠不斷拉近距離 我這輩子做不到 希望下一代人繼續努力。”毛磊如是說。 《中國國門時報》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的所有作品 版權均屬于中國質量新聞網 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 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 并注明“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 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若需轉載本網稿件 請致電:010-84639548。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質量新聞網)”的作品 均轉載自其他媒體 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 請直接點擊《新聞稿件修改申請表》表格填寫修改內容(所有選項均為必填) 然后發郵件至lxwm@cqn.com.cn 以便本網盡快處理。我要評論查看評論 |